5月5日世界手卫生日:您洗手了吗?
一、什么是手卫生?
手卫生为医务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的洗手、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。
二、为什么要做手卫生?
在医疗机构中,无论是医务人员,抑或是前来就诊的患者、陪同家属,均需懂得手卫生的意义及方法。为什么呢?这是因为我们的手部存在暂居菌。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,常规洗手就能轻松将其清除。如果手直接接触了患者或被这些细菌污染的物体表面后,未及时行手卫生,则会造成细菌在医院内的传播,引发新的疾病或加重原有病情。
三、什么时候做手卫生?
手卫生共有5个时刻,概括为“两前三后”,具体指“接触患者前”、“清洁或无菌操作前”、“接触患者后”、“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”、“接触患者体液后”。
四、怎样做手卫生?
手卫生是一件简单的事,但是却需要我们认真落实到每一步。在医疗机构中,我们可以通过使用随处可见的手卫生设施,如洗手池、手消毒液等,轻松实施手卫生。手卫生共分为六步,如下图所示。需要注意的是,应保证整个手卫生过程大于15秒,如用流动水洗手后应使用纸巾擦干,而不是使用衣物、毛巾等擦干。
(图片来源:WS/T 313-2019《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》)
为了阻断细菌在医院内的传播,预防疾病在院内的流行,需要患者、家属、医务人员共同加入行动,做好手卫生,并落实到每个细节,践行“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”的理念!
卫生的5个时刻
账号+密码登录
手机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